找到相关内容127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真常唯心论”与中国化佛教——论印顺法师对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与评判

    以来的佛教传统之争论中孕育出来的。由于与太虚大师的思想渊源,印顺法师自然是属于蓝吉富所说的“反传统”阵营中的重要一员。[②]但是,由于自身固有的特立独行的思想品格及其独特的致思理路等等原因,印顺法师并未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867979.html
  • 唯一的道理(1)

    ,我们必须拥有坚定的正念。”  要弃除贪、嗔、痴,必须心念分明、凝神观察六根和六尘接触时所产生“名色”的生灭过程。如此不断的修习,即能孕育出内观知识而导致成功迈向圣流。八、五种障碍的源流  (一)执著...

    泰·苏哇诺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668383.html
  • 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

    现象学的构成观与中国古代思想[i]   中国古代思想要获得新的生机,离不开与西方的哲学及其他学科的对话。但是,就如 同当年从印度和中、西亚这个“西方”源源而来的众多思潮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种或几种 能与中国思想发生有机的交合而繁衍变通一样,在今天众多的西方哲学流派中,也许也只 有少量的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进行有孕育力的对话。本文要表明,肇端于二十世纪初的现象 学,而非任何传统的西方概念哲学,是这样一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4968546.html
  • 《格萨尔》所体现的古代藏族山水为喻的审美特征

    出现、发展、繁荣的。人,在这里依然是最活跃的因素,人的实践活动是民间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根基。古代藏族山水为喻的审美观也不例外,特定的自然环境—巍峨的山、圣洁的湖、广茂无垠的草地、变换无定的自然气象,孕育了...

    丹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5668805.html
  • 佛光菜根谭之教育

    Good students grow through honor and praise. Bad students improve with assistance. 军营是孕育英雄的摇篮 学校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168873.html
  • 杨维中:隋唐佛教心性论的四种范式及其比较研究

    北宗、南宗禅都是从“东山法门”之中孕育出来的。由达摩禅法至“东山法门”,再至北宗禅,其心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。而慧能开创的南宗禅的心性思想却与此有着相当大的差别。如来禅所言的本体之心多指“本寂真心”,由于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3769407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学道者的魔障

    在纷纭的世界里,孕育出圆熟的智慧。   佛经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,黄金铺地,鸟语花香;东方净琉璃世界,富丽堂皇,令人神往;而佛陀说法时的通体放光,菩萨示现时的璎珞披身,在在都显示出修道成佛不一定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969464.html
  • 隋唐佛学思潮泛论

    经济、文化发展的支撑所配合。下面,试分别加以阐述。   (一)佛学自身的孕育成熟,为其在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根基   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后,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身变革与探索,逐渐找到了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途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269606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2)

    ,可以分为三大主流:  (一)般若中观系:此系源出于原始佛教的缘起观,经大众部的孕育,至龙树菩萨而集大成。《阿含经》中说:「此有故彼有,此无故彼无。」「此生故彼生, 此灭故彼灭。」这就是讲的缘起缘灭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769631.html
  • 佛教与社会──科际整合的启示与贡献

    有点听天由命的心态,一方面会使人有无可救药的乐观心理,二方面与业力说联合起来时,便会使人缺乏企图心,孕育了失败者的心态:缅甸人不会一试再试,相反地,如果他们一试不成功,就会忘记这件事,不会再试第二次,...

    林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2069740.html